当利物浦今夏以 1.25 亿欧的高价引进德国球星维尔茨时,外界普遍认为这笔签约将为红军的进攻体系注入新的活力。然而半个赛季过去,这位 22 岁的天才球员却陷入了 “数据两极分化” 与 “位置争议” 的双重困局 —— 欧冠赛场上的亮眼发挥与英超联赛的质疑声形成鲜明对比,他坚持的 “中路 10 号位” 诉求,更是打破了利物浦原本稳固的中场平衡,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。
从 OPTA 的数据统计来看,维尔茨在欧冠赛场的表现堪称顶级。本赛季欧冠前 4 轮,他共计创造机会 16 次、创造绝佳进球机会 4 次,两项数据均位列同期并列第一,2.1 次的预期助攻更是高居所有球员榜首。这样的表现不仅展现了他在进攻端的创造力,也印证了利物浦引进他的初衷 —— 希望他成为球队破局的关键。在利物浦 1-0 战胜皇马的欧冠焦点战中,维尔茨虽以左路身份首发却频繁换位,横移至右路后多次制造威胁,即便第 88 分钟被替换下场,其跑动距离仍冠绝全场,甚至让以 “跑不死” 著称的索博斯洛伊都惊叹不已;而在 5-1 大胜法兰克福的比赛中,他在右路首发时更是直接贡献 2 次助攻,成为球队大胜的功臣。
但与欧冠赛场上的高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,维尔茨在英超联赛中的表现始终未能达到预期。本赛季至今,他代表利物浦出场 15 次(11 次首发),仅送出 3 次助攻且未收获一粒进球,其中 2 次助攻来自欧冠赛场,1 次来自社区盾。这样的联赛数据让他一度因 “0 进球、助攻零散” 的表现被调侃为 “007-008-009-0010”,质疑声不断。而这一切争议的根源,都指向了他加盟前与利物浦达成的一项关键协议 —— 阿森纳前主帅温格揭露,夏窗期间维尔茨在利物浦与拜仁之间抉择时,明确要求 “必须踢中路 10 号位”,而利物浦主帅斯洛特为了签下他,最终选择了承诺这一诉求。
如今看来,这份 “中路承诺” 或许成了一把 “双刃剑”。维尔茨坚持的 10 号位,恰恰与利物浦上赛季重建成功的中场体系产生了冲突。上赛季,赫拉芬贝赫、麦卡利斯特和索博斯洛伊组成的 “迈巴赫” 中场,凭借 “攻守兼备、跑动覆盖广” 的特点,成为利物浦稳居英超前列的核心。但维尔茨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平衡 —— 当他出现在 10 号位时,三人中场被迫拆解,无法同时出场的后果直接导致球队 “攻守失衡”:进攻端参与人数增多,防守端却因中场屏障作用减弱而漏洞百出。客观而言,维尔茨在 10 号位的发挥并非一无是处,只是缺乏数据支撑,但球队为了满足他的位置需求,牺牲的却是整个中场的稳定性,这样的 “不合理” 选择,让利物浦在联赛中多次陷入被动。
更棘手的是,当维尔茨愿意出现在左右边路时,新的矛盾又随之产生。边路位置虽能让 “迈巴赫” 中场得以完整保留,延续利物浦上赛季成功的进攻模式,但这意味着球队需要牺牲长期以来的当家球星萨拉赫,或是本赛季屡有斩获的加克波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加克波已成为这场 “位置博弈” 的直接受害者 —— 他的出场时间被压缩,状态也受到影响。明眼人不难看出,利物浦引进维尔茨的长远目标,是希望以他为核心完成 “换核”,逐步替代萨拉赫在队内的进攻核心地位,但现阶段这种 “不对等替换” 不仅未能实现预期效果,反而让球队的进攻体系陷入混乱。

对于维尔茨而言,如何平衡 “个人位置诉求” 与 “球队整体利益”,将是他能否在利物浦站稳脚跟的关键。若继续执着于 10 号位,不仅可能持续破坏球队中场平衡,自身联赛数据也难以提升;若愿意接受边路位置,虽能融入球队现有体系,却又与当初加盟的初衷相悖。而对利物浦来说,斯洛特需要尽快找到解决之道 —— 是坚持当初的承诺,围绕维尔茨重构中场;还是说服球员调整位置,回归上赛季成功的体系?这一选择,不仅关乎维尔茨的红军生涯走向,更将影响利物浦本赛季乃至未来几年的争冠前景。
1.25 亿欧的身价背后,是外界对维尔茨天赋的认可,也是利物浦对他的期待。欧冠赛场上的表现证明了他的能力,联赛中的困境则暴露了现实的矛盾。接下来,无论是维尔茨自身的调整,还是利物浦教练组的战术优化,都需要尽快找到平衡点,才能让这位德国新星真正发挥价值,避免成为 “高价低能” 的又一案例。